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交叉领域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

  新闻资讯     |      2023-11-08 15:47

  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交叉领域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11月15日,第三届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交叉领域博士生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613期博士生学术论坛顺利举行。本届学术论坛由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和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得到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工作组的大力支持。本次论坛采取了线上会议的形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为国内各高校有志于从事“柔性电子技术”交叉领域学术研究的同学提供便利交流的平台。

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交叉领域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图1)

  本次论坛以“柔汇万物·面向未来的柔性电子技术”为主题,采取了“主论坛+分论坛”的形式,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张一慧教授代表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做开场致词,向参会嘉宾介绍了活动的背景、目的及议程安排。主论坛邀请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谷国迎教授和来自天津大学的黄显教授做特邀主题报告,分论坛围绕柔性电子技术未来的应用方向,设置了“面向医疗健康的柔性电子技术”、“面向智能机器人的柔性电子技术”、“未来柔性显示技术”和“柔性电子技术+”四个主题。论坛吸引了近150人进入腾讯会议间听取特邀报告人报告,并与特邀报告人进行了交流,同时直播平台1500余人次在线观看主论坛及分论坛的报告。

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交叉领域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图2)

  在主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谷国迎教授和天津大学黄显教授先后进行了分享。谷国迎教授以《软体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思考》为主题,分享了近年来软体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和他自身作为研究者的一些思考。谷国迎教授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设计新型的驱动和传感单元,并将这些单元进行集成、完善软体机器人的系统设计,从而实现传统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工作。在未来,他希望能够将软体机器人与仿生机器人进行更好地融合,从而实现技术上更高水平的突破。他也欢迎对此前沿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合作,在跨领域的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交叉领域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图3)

  天津大学黄显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医学柔性电子技术领域,他以《生物医学柔性电子技术-无机材料、集成器件和医学应用》为题,向大家分享了有关无机材料、集成器及其医学应用的精彩内容。黄显教授介绍了他带领的生物医学柔性电子实验室在多脑区生理检测与调控系统、基于MOFs的化学传感器应用、新形态植入式器件的探索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指出,通过将无机材料薄膜化和结构柔性化,能够实现多种新型柔性电子器件,而这些器件能够在生物医学领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无机材料可供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泛,这将促进新概念和新形态的柔性电子器件的产生。

  本届论坛共收到报名材料57份,根据评委意见及报名人员确认情况,挑选出了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的40位报告人,邀请其进行线上口头报告和讨论交流。同时,论坛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杨槐老师澳门人威尼斯官网、天津大学黄显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力老师、清华大学精仪系朱荣老师、生物医学工程系廖洪恩老师、航天航空学院张一慧老师、吴坚老师、马寅佶老师、电子系盛兴老师、汪莱老师、化学系乔娟老师和机械工程学院赵慧婵老师等多所高校的学界专家,来担任论坛的特邀评委。12名教授专家与40位报告人围绕柔性电子技术与医疗健康、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交叉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热烈的探讨,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探讨交叉学科研究前沿,交流创新思想。

  最终,经过评审老师从报告人所展现出的科研工作的创新性、完整性和表现力三个角度的评议,来自清华大学张瑞平、李元隆澳门人威尼斯4399、梁晓平、张晨、程嘉辉,学罗中中、兰州大学盛宏伟、吉林大学黄蕊,8名同学获得了最佳口头报告奖,并在颁奖环节发表获奖感言。很多获奖人表示这是第一次与众多高校及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同学进行交流,是一次难得的跨学科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过去科研工作的认可,也给未来继续研究带来动力,同时,获奖人纷纷表示对本次论坛的评委老师、报告同学和活动主办方的感谢,希望未来柔电交叉领域博士生论坛能继续开办下去,为更多参与师生提供交流探讨的广阔平台。

  在颁奖环节,还特别邀请了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办方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参加,浙江清华柔电院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程君凤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浙江清华柔电院的定位、愿景、成果、优势和人才需求,欢迎对柔性电子技术感兴趣的优秀人才投递报名,与浙江清华柔电院和清华柔电中心共同推动柔电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至此,本次博士生学术论坛顺利落下帷幕。通过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航天航空学院研究生工作组,多方努力,共同促成了这次活动的成功。在未来,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会继续努力,收集跨学科交叉人员和参会者的意见建议,结合社会、学术热点和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搭建更多跨学科、多角度探讨交流的平台。

  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9月,是清华大学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推动学科交叉,首批成立的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之一。柔电中心致力于挖掘柔性电子技术的科学问题和关键瓶颈技术,交叉融合校内柔性电子的不同研究领域,志在柔性显示、柔性传感、柔性集成器件与健康医疗等方向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并积极打造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同建设的新型高端科研机构,是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的校外实体,致力于打造柔性电子技术科研与转化的新高地。研究院聚焦柔性材料、传感、芯片、电路及算法等研究领域,以国家重大任务为牵引,攻关国家战略领域关键技术,服务和支撑柔性电子技术行业发展。(一鸣)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联合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世友研究组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该研究首次从特化细胞壁进化的角度揭示种子植物崛起的奥秘。

  据新华社电11月7日在重庆闭幕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携手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前,在桂平全市已建成的67.59万亩高标准农田中,4.67万亩实现了“稻田+小龙虾”种养模式,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世界卫生组织7日发布《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国际社会仍需作出更多防治努力。报告说,国际社会在研发新的结核病诊断方法、药物和疫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些领域的整体投资水平制约了这些进展。

  始于中国、属于世界,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目前拥有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家会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和国际互联网的共享共治。

  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绿色能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云南省能源局综合处副处长胡晓明:今年,随着大规模的新能源投产,风力和光伏装机容量已经先后超过火电装机,同时云南的绿色能源还通过“西电东送”源源不断地送到东部。

  此轮强冷空气过程影响范围较大、大风降温强度较强、雨雪相态较为复杂,不只伴有雨雪天气,还有雨夹雪以及冻雨天气。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说澳门人威尼斯4399,在人们肉眼看来,大陵五只是秋季东北方向天空中一个遥远的亮点,像是一颗星星。

  在新品首发活动上,一款酷似火龙果,外皮却是金的水果引发观众的围观。医疗新科技能让大众享受更优质的健康服务,为优质生活保驾护航,这是观众逛完医疗展区后最直观的感受。

  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现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的构型和观测能力,同位于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上海天马山与佘山观测台站的望远镜一道“凝望”太空,为我国的探月工程作出贡献。

  金秋之际,黄浦江畔,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新一届进博会如期而至,正是中国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的生动写照。

  11月5日,恰逢《张朝阳的物理课》两周年,知乎上一个热榜话题引发热议,“张朝阳讲课两年了,为什么他总建议每个人都去学点物理?普通人能掌握的最的物理知识是什么?能用来做什么?”

  2021年12月,克塔雷克国家公园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白鹤的国际保护与合作,为打造“白鹤廊道”提档升级。

  类脑智能又被称为神经形态计算,它通过模仿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让计算机软硬件实现信息高效处理。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最新监测发现,越冬黑颈鹤近日陆续飞抵该保护区大海子湿地,截至11月4日已有21只,这意味着该保护区已开启新的黑颈鹤越冬季。